半点优化网 http://www.bdxc.net/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seo工具> 正文

为什么刘邦看到“商山四皓”就知道太子“羽翼已成”?

2022-06-01 09:57:41 暂无评论 15 免费seo工具 羽翼已成   四皓   商山

英雄难过美人关,刘邦因为戚夫人要换太子!

公元前196年,刘邦拖着带病的身体灭了英布。回到长安以后,刘邦决定要把太子刘盈换掉。改立他最喜欢的美人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张良规劝刘邦,刘邦不听,叔孙通要以死相逼,刘邦才假意的同意不换储位。但心里还是另有打算。

但刘邦在随后的一次宴会上,看到太子身后站了四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就问别人,这四个是谁?被问者回答:“陛下,他们是“商山四皓”!”刘邦一听大吃一惊,他自言自语道:“哎,太子羽翼已成,动不了了!”

等四个人给刘邦敬酒祝福离去,皇上这才面色凝重的召唤戚夫人过来,指着那四个人给她看,说道:“我想更换太子,他们四个人辅佐他,太子的羽翼已经形成,难以更动了。吕后真是你的主人了。”然后刘邦唱歌,戚夫人伴舞,完成了刘邦最后的人生悲歌!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为什么会认为刘盈懦弱,而商山四皓为什么能让刘邦笃定,刘盈的羽翼已成,不能动了呢?我们还是从历史事件中解读这段神秘的往事!

1)刘邦嫡长子刘盈的不幸的人生。 刘盈是非常不幸的一个人,不幸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刘邦这样一位父亲。现在我们经常会形容不管儿子的父亲叫:“丧偶式教育”。意思就是孩子见不到父亲。刘盈就是见不到父亲。

年轻的刘邦想成为一个江湖豪侠,因此整天在外面胡吃瞎混,一点也不干农活。要知道刘邦家最多算富农,根本没有脱离劳动人民的范畴。刘邦这样一混就是几十年,到了三十六岁了还没有娶到老婆。

多亏吕雉的老爹瞎了眼,看上了刘邦,把当时十九岁的吕雉嫁给了三十六的刘邦。吕雉好歹也是个富家千金,但嫁给刘邦之后就变成了农妇。刘邦自己有地不种,天天在外面混吃混喝。没办法吕雉只能自己种。而刘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了。

四十岁的刘邦不务正业,出去结交豪侠,吕雉就带着儿子女儿天天在家里劳作。整天见不到刘邦,估计刘邦对刘盈和鲁元公主也没什么感情。

后来刘邦开始造反了,去干些玩命的买卖。吕雉和刘盈作为造反派的家属,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但这还不够,彭城大战的时候,刘邦由于水平太差,五十万人被项羽三万人打的大败。

被打败后刘邦就开始逃跑,也不知怎么着,夏侯车夫就在仓促之间把刘盈和鲁元公主抱上车了。然后驾着车飞跑。刘盈是公元前210年出生,刘邦是公元前205年彭城兵败的。也就是说,当时刘盈才5岁,而鲁元公主还小些,也就是三岁。

一个三岁和五岁的孩子能有多重,就这刘邦非常不愿意,认为刘盈和鲁元公主在车上,车子跑的不快。所以刘邦做出了历史上最无赖的动作,他直接在车子飞奔的时候,把5岁的刘盈和三岁的鲁元公主踹下车。

夏侯车夫看不上去,立即停车把这两个快被吓死的孩子抱上车。刘邦很生气,要杀夏侯车夫,夏侯婴不理刘邦。而正是逃跑的时候,刘邦也不敢杀御用司机,要不然没人开车。

刘邦就趁夏侯婴不注意,又偷偷把刘盈和鲁元公主踹下车。夏侯婴发现后就又抱上来。如此竟然十几次。碰到这样的父亲真是刘盈和鲁元公主的不幸。在马车飞跑的时候被踹下车十几次,估计人都吓傻了。

刘邦和夏侯婴这样折腾的时候,就被项羽的部下丁公追上了。刘邦就向丁公讲:“天下没有好汉杀好汉的道理!”丁公想了一下,就默默的退回去了,刘邦算是捡了一条命。后来刘邦在垓下逼项羽自杀,丁公来投靠刘邦,刘邦把丁公杀了,理由就是:项羽的江山就是因为丁公丢掉的,为人臣而不忠!

所以刘盈在刘邦身边是没少吃苦受罪。即使这样,刘盈仍然不是怨天尤人的人,而是一个心底善良,非常宽仁的人。看刘邦的那个样子肯定教不出来刘盈这样的,肯定与吕后有很大关系。

2)刘盈的太子之位非常曲折,吕后操碎了心。 公元202年,刘邦称帝,刘盈因为是嫡长子,因此被册立为皇太子。当时年仅8岁。

而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呢,是出生在公元前205年,也就是说,赵王如意只比刘盈小五岁。

但出身名门的戚夫人没有干过农活,人长的漂亮又擅长歌舞。因此刘邦非常宠幸戚夫人,而吕后因为此时已经年老色衰,得不到刘邦的宠爱。

这样时间一长,戚夫人天天吹枕头风,刘邦就觉得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好,长得跟自己像,性格也差不多。再架不住戚夫人的梨花带雨。因此刘邦就有了改立如意为太子的想法。

但没想到的是,当刘邦一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跟他打江山的那些兄弟一致反对。特别是他的发小周昌,反对更强烈,周昌说话有点结巴,刘邦问他为什么反对,周昌结结巴巴的说不出来,但却是非常坚决的反对。刘邦看他着急的样子大笑,就不再提这件事。

吕后得知周昌阻止住刘邦的改立太子之意,非常感激,特地去见周昌,还跪下致谢。把周昌感动的一塌糊涂。

但刘邦仍然有改立的意思。因此这时候吕后就找张良,张良深知刘邦不会听自己的,就出了一个主意:刘邦最崇拜的人就是“商山四皓”。这四个人开始在秦始皇手下任职,学问很高。后来由于厌恶官场,就退隐山林做隐士去了。

因此名气非常大,号称四个大贤人。在读书人中名气非常响,德高望重。刘邦是他们四个人的小迷弟,成为汉王后,曾经无数次派人去请这四个人。但这四个人根本不搭理刘邦,刘邦心里一直留着遗憾。

张良告诉吕后,如果太子肯礼贤下士,把这四个人请过来,刘邦一看太子连这样的老隐士都能请的动,肯定认为太子德行为天下重,就不会都太子了。

吕后一听立刻让太子去请“商山四皓”,四个人一见太子这么给面子,就很自然的跟着太子来了。

3)商山四皓的威力,一举定乾坤。 公元196年,由于此前吕后杀了韩信和彭越,淮南王英布因为心中恐惧,就起兵反叛了。

这时候刘邦已经打仗打烦了,再加上身上又有伤,因此不想去平叛。但又不放心让别人带队,于是想让太子刘盈去平叛。太子刘盈觉得没什么,就想答应这件事。但商山四皓不同意。

不得不说,关键时刻姜还是老的辣。商山四皓不同意的理由有三:

第一,太子出去打仗,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打好了没有功,因为本来就是太子,再封赏不就是皇帝了。如果失败了,那罪就大了,说不定刘邦就可以借此废除太子。

第二,刘邦的兵不好带。去平叛的大将都是跟着刘邦从刀山血海里滚出来的。太子刘盈能不能指挥他们还不知道。这样上下不是一心,出去打仗几乎不大可能赢。

第三,太子远离京城,戚夫人带着如意天天在刘邦身旁,万一刘邦有一个三长两短,还记得扶苏和胡亥的故事吗?

商山四皓这一番话让吕后立刻紧张起来了。是的,这时候怎么能让太子出去呢。因此商山四皓给吕后出主意,让吕后在刘邦面前哭诉:“英布是一代悍将,而陛下的兵也是虎狼之师。太子没有打过仗。英布惧怕的是陛下您,英布一听太子将兵必然会士气大振,万一英布打过来了,陛下如何保全妻子儿女。其时陛下去打仗也就是提振士气而已,有您在将士们不敢不用力,而英布一听陛下来了,自然就吓跑了!”

刘邦一听骂道:“我就知道这小子不行,还是老子亲自去吧!”于是,刘邦亲自带兵出征。

等刘邦攻灭英布还京后,由于被箭误伤而病情更加严重,这时候刘邦的易储之念更加强列。连张良的劝谏都不听了,无奈太常叔孙通以死相谏,刘邦无奈佯作答应。最后,还是“商山四皓”在宴会上露面。站在刘盈身后,给刘盈壮胆,这让刘邦感觉得太子已经成熟了,重立太子恐怕会导致政局混乱。至此以后,刘盈太子地位基本稳定了。

综上所述:太子刘盈其实不是懦弱,而是被刘邦伤的太深。而刘邦后来因为戚夫人美貌,又有艺术才华,因此架不住美人眼泪,才觉得赵王是太子合适的人选。 而刘盈却实在功臣集团中威望很高,吕后也是非常会公关的人。功臣集团基本上都站在刘盈这边,让刘邦感到压力。 再加上刘邦非常崇拜商山四皓,商山四皓一来,刘邦彻底服气认输。说明当时商山四皓的名气非常大,连刘邦都对他们心怀敬意。以至于认为太子刘盈已经深得人心,不可撼动了。

刘邦有一个怪癖,就是瞧不起儒生,因此每当有学问的人向刘邦进谏,刘邦二话不说,先把对方的帽子摘下来,往里边撒泡尿。当然,如果碰到有才能的人,刘邦也能重用,但是不能少了往帽子里撒尿的程序。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的四位博士,学富五车、信奉黄老,颇有名望。刘邦也曾慕名相请,四人得知刘邦对读书人一向傲慢轻侮,于是归隐商山,不问世事。

(刘盈剧照)

刘邦称帝后,册封吕雉为后,嫡子刘盈为太子。但没多久,刘邦又改变了主意,因为刘盈天生唯诺,不堪大任,尤其缺乏帝王应有的气魄。为此,刘邦忧心忡忡,一来担心刘盈能力欠缺,吕后则野心勃勃,显露端倪,大权旁落不可避免。二来自己喜欢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尚且年幼,母亲戚姬势单力薄,无所倚靠,将来自己离世,母子难以过活。因此,刘邦决心废刘盈改立刘如意。

此时六宫之主的吕雉,再也不是昔日那个夫唱妇随的良家妇女,而且对追逐权力有着超乎常人的欲望。为了保住刘盈这把打开权欲之门的钥匙,吕雉上下其手、双管齐下,一方面拉拢群臣支持自己,一面问计运筹帷幄的张良。张良以识时务著称,他当然知道刘邦来日无多,更明白自己将来的命运掌握在吕雉手中,因此张良毫不犹豫地站在了吕后这边。并且为吕后出谋划策,以太子名义修言辞谦逊之书,配以座车,由说客前往,请商山四皓出山。

(刘盈剧照)

公元前196年,英布起兵造反,这也许是刘邦改立太子的最后机会。于是刘邦以锤炼太子为由,让刘盈率军出征。英布骁勇善战,其武功谋略仅次于韩信,于是刘盈此去注定自然凶多吉少,胜利无望。刘邦则正好借机治罪,免去刘盈的太子之位。吕后当然明白刘邦的用意,于是向四老询问应对之策,经四老指点迷津,吕后一哭二闹三上吊,成功化解危机,刘邦只好亲征英布。

刘邦凯旋归来,大宴君臣,四老毕恭毕敬侍立太子身边。刘邦从来没有见过耄耋之年、银须白发的四位老者,于是备感惊讶,忙问他们是什么人。四老一一向刘邦自我介绍,刘备如梦初醒,原来自己多年苦苦寻找的世外高人,竟然近在眼前。刘邦又问四人为何辅佐太子,四老解释道:“陛下轻视读书人,我等讲求骨气,不愿受侮,所以躲进深山。太子对读书人恭敬有礼,为人仁义孝明,我等当然跟随太子,侍奉左右”。此时刘邦顿感太子今非昔比,羽翼渐丰,所以就打消了废除太子的念头。并且也向戚夫人表明了态度。

(刘邦剧照)

那么,太子真的是如刘邦所说的羽翼丰满了吗?当然不是,刘邦看到的是刘盈背后的推手和隐藏的势力,既然他们能帮刘盈请出商山四皓,说明所有人都一边倒的支持了刘盈。而此时他所坚持的立场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即便立了刘如意为太子,等他死后众人还会拥立刘盈,与其到时候再起祸端,还不如就此打住,避免无事生非。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