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站建设网站建设

我所理解的上海和深圳—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三)

江湖快报网2022-12-07 06:32:34【网站建设】人已围观

简介比起北京和广州,我没有在上海和深圳生活过太多的时间,不过这两个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还是给我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家到上海只要两个半小时,虽然在这几个城市中我唯独没在上

比起北京和广州,我没有在上海和深圳生活过太多的时间,不过这两个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还是给我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家到上海只要两个半小时,虽然在这几个城市中我唯独没在上海工作过,但从小时候到大学毕业去过上海很多次,游玩,找工作,参加会议,转车。小时候跟着我爸去上海,构成了我对大城市的第一印象,城市大,到处是高楼大厦,有地铁,外滩那一带人来人往非常繁华。后来毕业后,我辞掉第一份工作,曾经去上海短暂找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住在一家黄浦江边的青年旅舍中,白天在陆家嘴、张江、漕河泾等地的写字楼来回奔波,每晚看着外滩和南京路上人来人往的游客。

上海的城市建设我认为是全国最大气的,一是高楼大厦非常多,尤其是陆家嘴一带,是国内最值得一看的天际线。二是交通发达,地铁里程最长,几乎覆盖了整个城市的核心区。三,大型商圈到处都有,不论是各类亲民的购物场所,小资情调的高端消费区域,还是南京路这类旅游中心。另外,上海的核心区内,保留了很多民国时期留下来的老建筑,比如外滩的万国建筑,让这座历史不长的城市也充满了历史感。

上海100多年的历史,是新中国从殖民到解放再到开放的缩影,如果说北京西安代表着中国古代,那上海代表了近现代。今天的上海,在高楼大厦和各种西式餐厅酒吧之外,还能看到古典江南风格的园林古镇,当年的租界区中各式外国建筑以及保留下来的老洋房、石库门,从民国时期传承下来的海派艺术形式,本帮菜、小笼包等美食。

说起上海离不开排外的话题。坦白说排外的情况一定存在。上海曾经是一个移民城市,但现在的上海早已形成当地特色文化,比如方言,融入进来并不那么容易。我作为浙江人,感觉江浙沪一带本身就比全国其他地方排外,也许是因为相对发达,尤其是老一辈的人,经常把外地人挂在嘴边。但反过来说,现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真正占据话语权的是各行业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人员流动和增长只会让本地文化的地位越来越低,再加上禁方言等政策,也许等我们的下一代不再会有排外的话题。

如果说上海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穿着精致、家缠万贯的贵妇,有资本有地位,外表精致,那么深圳像是个二十六七,外表朴素的年轻人,地位不高但年轻,有活力,能创造各种新生事物。今天的深圳,有很多100年前上海的影子,但又有不同时代留下的鲜明烙印。

大三期间,我来到深圳,交换到深圳大学生活了半年,并在南山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实习,一周四天,岗位是SEO。这是我第一次在大城市生活,也是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公司。闲暇时间,在深大校园内逛逛,或者去深圳的各个景点、商圈、海边转转。深圳大学宿舍的阳台外就是有各种大公司的科技园,腾讯大厦一眼就能看到,在深圳的半年间,时有在学校近距离接触腾讯、微软等大牛演讲的机会,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创新的标签。

深圳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新,房屋、街道、交通设施,因为整个城市都是这30年内才建造起来的。深圳的主城区比上海小很多,不过高楼大厦和大型商圈也不少,繁华程度不亚于上海。深圳建设得晚,街道宽敞,没有北上广老城区那种密密麻麻的小路,堵车少,绿化面积非常多。结合没有空气污染的环境和一年10个月夏天的气候,给人感觉非常宜居。此外深圳去香港非常方便,也算是一个优势。

深圳的人也很新,深圳的口号是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最不排外的一线城市。深圳从30年前才开始移民进入,到处都是年轻人,很少有60以上的老人,所谓的深圳人只有少数第一代移民的后代,还没有形成土著文化。深圳的各行业工作和创业机会,也不断吸引着刚毕业的年轻人。

然而深圳年轻的另一面是文化沙漠。作为移民城市,历史短,没有城市文化的积淀,给人感觉像个暴发户。城市里缺少那种值得一看的地方,能称为景点的只有各种主题乐园和海边,连广东的粤菜都不算多。此外,深圳的生活设施不发达,是个偏科的一线城市,除了上了发条的经济外,没有顶级高校、科研、医院等资源,甚至很多高铁路线都要去广州转车。加上房价日益高涨,给人感觉只适合赚钱奉献青春,却很难留着品味生活。

作为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两个城市,同样是移民起家,上海和深圳经常被人放在一起比较。这两个城市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计划经济和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他们的城市特色、经济结构、支柱行业都有着各自时代的烙印和区别。

上海在清末被西方列强开放,从民国的半殖民,到建国后计划经济时代,再到现在,一直是全国经济中心,到今天依旧是各传统行业的总部和外企聚集地。上海这100多年来一直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和对外的窗口,国企和外企是上海的核心。首先上海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工业命脉,汽车,飞机船舶,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都以上海为中心,上海的第二产业产值在一线城市里是最高的。上海有全国吞吐量最多的港口,是物流、航运、对外贸易的中心。作为全国最国际化城市,上海是大部分外企的中国总部。此外,名义上上海也是金融中心,虽然金融决策层面的中心是北京,但上海的金融交易市场还是最发达的。

很多人会说上海的科技创新不够,尤其是互联网从业人员,事实上这是个误解。很多高端制造业也属于科技产业,如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等,这些比起互联网不受普通人关注而已。而且上海的互联网行业并没有宣传得那么不堪,只是没有BAT总部,但依旧有很多大厂的分公司,全国第二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

上海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实业体量,乃至人口、资本数量,决定了上海未来的下限不会低。各行各业的大公司和高端人才都能在上海看到,会有不少企业做大后迁入上海,即使是在上海相对不发达的行业比如互联网,公司的数量规模依旧不小。比起深圳,上海对创新创业和小企业生存并不那么友好。上海创业的成本较高,无论是资金成本、市场环境还是政策,因此那种需要依托市场创新的新产业很难在上海飞速发展。

深圳和上海完全不一样。深圳从市场经济时代开始建立,是最具经济活力、创新的地方。只发展了30多年,是个从零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城市,从20年前制造业小作坊的蓬勃发展,到今天以服务业为主的民营企业中心,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变化的特写。

深圳是国内500强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那些知名的民企,深圳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互联网的腾讯,通信的华为中兴,房地产万科恒大,物流顺丰,汽车比亚迪,无人机大疆等,很多行业的民企龙头都生长在了深圳。深圳的科技创新领域是全国前二,包括IT制造、通信、互联网,以及无人机等新兴领域。深圳有自己的股票交易所、港口,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等高端行业,深圳也是和北上一个档次。深圳有适合创业的资本和环境,不论是金融互联网等高端行业,还是中小企业创业,都适合在深圳发展。

深圳民企比例高,容错性强,深圳经济变化的成本远比上海小。事实上十多年前的深圳,还是个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当年有一篇热门的文章深圳你被谁抛弃,讲的是制造业成本上升导致很多企业外迁和人流失。然后深圳开始转型,这才十几年,迅速从小作坊制造业变成了高端民企大本营。

深圳有个很大的问题,地少。深圳是全国唯一一个土地紧缺的城市,深圳全市的面积是上海的十几分之一,除了山其他地方基本都开发完了。土地紧缺的第一个坏处就是成本上升,包括房价、生活成本,和创业成本。民企不像国企,流动性很强,去年就有华为外迁的传闻。深圳的实业基础比不上上海,如果深圳的土地成本继续升高,就存在企业外迁、产业空心化、人才流失的可能。

对于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城市的好坏关系并不大。作为一线城市,上海和深圳有着很多机会,但房价、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上海,和北京一样推出了人口限制的政策,和苛刻的户口制度。如果你不是万贯家产或者年薪百万,买不起房,那上海深圳只能留下你的青春,留不下你的未来。

毕业第一年,我所看到的广州这座城市――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一)

一个互联网人一年半北漂的经历和见闻――记我走过的北上广深杭(二)

Tags:北上   深圳   上海   浙江seo

很赞哦! ()

文章评论

    共有条评论来说两句吧...

    用户名:

    验证码:

本站推荐